老铁,别再自我感动了!
考研复习中最不需要的情绪就是自我感动,
因为如果感动不是为了积蓄力量,
那你的感动真的一文不值!
举个例子你用一天的时间
美化了十篇堪称艺术品的笔记,
感觉自己很努力很认真,
徜徉在自我欣赏自我夸夸的内心环境,
然而谈起知识吸收,什么都没有!!!
那真的是纯粹做无用功。
客观的来说整个考研复习的过程不能说是完全痛苦的,
但是辛苦的成分会占很多,
往往需要很强大的毅力和汗水来坚持,
所以自我感动式的学习并不可取,
它和自我肯定会有本质上的差别。
自我肯定是在遇到困难时拒绝焦虑,
加油打气从而更高效更投入的向上过程,
而自我感动是抛开质量空谈行为,
并且沉浸其中得意自满的状态,
所以说自我感动对于
辛苦的考研长征路上会是“致命的绊脚石 ”
任何事情都具有两面性,励志可以有,但不要经常。
很多同学在备考期间会经历挫折困难期,
感觉自己坚持不下去,
所以经常会看各种鸡汤,励志视频等等,
的确有时候会勾起学习的欲望。
看看别人的痛苦和成功,会带入自己设身处地的思考,
感觉很有道理,继续加油努力,
所以适当的观看是合适的,但是看的久了就会免疫,
毕竟动力应该来源于自己本身,
别人的成功不可以100%复制,
需要自己制定适合自己的学习计划,
定期回顾学习成果,薄弱的要更有攻坚克难的干劲,
做的好的要自我肯定但也要戒骄戒躁。
考研可以是一时冲动,但备考的过程需要脚踏实地!
1、用长时间的不动脑去弥补效率低的学习;
2、没有计划,想到啥学啥;
3、沉迷鸡汤经验贴,过度自我肯定,自我感动无法自拔;
1、正确审视自我,做得好的要自我肯定,但是不能骄傲自满沉浸其中,化感动为动力,更加积极向上;
2、学习安排合理的计划,抓住重点,少做无用功;
3、漂亮的笔记本,五颜六色的笔迹都是些大可不必的事,不如把精力投入到效率的提升上去,毕竟考研是以结果为导向,中途的过程决定了结果,无用功只会费时费力消耗能量;
4、远离自满、爱比较、散发负能量的人,尽可能避免他人对我们的情绪影响,无需不悲不喜,但是要有一个稳定的情绪区间,伤心时合理倾诉宣泄然后重整行囊,继续出发。
坚定自己的内心,戒骄戒躁,脚踏实地,努力坚持,
在别人自我感动的时候,悄悄的奔赴吧!
心仪的学府在向我们招手!